在高铁上,是可以进行GPS定位的。之所以被认为不能,原因可能是信号原因和GPS反应需要时间的原因。
GPS的原理:GPS是美国的卫星导航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21颗为工作卫星,3颗为备用卫星。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即每个轨道面上有4颗卫星。
GPS卫星定位基本原理: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而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记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
GPS定位是需要时间的,主要的时间都耗在“搜星”上,所谓搜星,就是为了算出这个时间差。
因此你需要的是在车动起来之前,让你的GPS成功和卫星同步上,这样就可以定位了。
至于屏蔽GPS信号,这确实有,但是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贴着窗户,漏进来的那一点信号足够定位了。
注意操作就可以进行GPS定位啦
扩展资料:
GPS周计数翻转是指当GPS周达到1024周时,GPS接收机接收的GPS卫星数据中出现周溢出并重新开始计数。GPS系统时间零点为1980年1月6日0时,每1024周重新开始计数,从而导致设备测量出现错误、发生工作异常等。
第一个GPS周循环点为1999年8月22日0时,第二个循环点将发生在2019年4月6日。
据介绍,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理论上也存在周数翻转问题,但北斗系统设计人员结合GPS周数翻转周期短以及一般接收机使用寿命等问题,设计翻转周期是8192周,约160年,从而在事实上规避了该问题。
专家指出,GPS接收机在未做GPS周数翻转预处理情况下,会导致接收的输出时间重返大约19年前,对依赖GPS授时系统应用可能造成影响,包括引发空管雷达信号数据混乱、数据传输短暂中断、时间跳变造成系统瘫痪、无法完成结算等。为应对这一问题,用户要咨询GPS接收机供应方,或直接求助于自然资源部免费公共服务,以及时排查隐患、更新固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球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