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是十二年。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许多生活习惯也逐步养成。该不该给中小学生买智能手机?家长应该先问自己这个问题:“给孩子买智能手机对他的学习和成长有什么益处?”这才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结果由动机所决定。为此,也谈谈我的三点看法:
一、小学阶段,不应该给孩子买智能手机。儿童的心智毕竟不成熟,贪玩、情绪化是这个年龄段的显著特点。由于现在智能手机游戏的娱乐功能越做越强大,也成为孩子们喜爱的“玩物”。没有什么自控力的儿童,极容易沉迷于手机游戏而无法自拔。个别孩子玩手机游戏上瘾后,不愿意同人交流,自我封闭,除了手机,对其他东西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身心健康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令家长十分后悔和头疼!我曾看到过一个报道,“一位8岁小学生苦求父母买手机”,目的“竟然是为了给同学们发红包。”他讲的理由是“班上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加入了一个群,他们在群里发红包、抢红包,要是我没有,他们就不跟我玩了,我就被孤立了。”听上去很荒唐,但却使父母落入了“我若不买,孩子被孤立了怎么办?”的困扰。其实,父母不必要为此烦恼,先不谈为其买手机了,就孩子本身参与的这种发红包活动也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家长也不应该给予支持。总的来说,小学生思想还很单纯,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给小学生买智能手机是弊大于利的,因为过早的让孩子接触智能手机,不仅使他们容易沉迷于手机游戏,也容易接触到网络一些不良信息,污染其心灵。
二、初高中阶段的学生,以控制使用智能手机为主。现在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通过手机去处理和完成的。孩子大了,想完全隔离其与手机的接触是不现实的。上初高中时,要不要给孩子买智能手机是许多家长内心纠结的事情。不买,有的人家给孩子买了,孩子之间会形成攀比心理;若买了,又怕孩子沉溺游戏和聊天,不恰当使用,影响了成绩。家长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这样负面的例子。许多孩子的自律力是比较差的,尤其是在青春叛逆期,一旦沉迷上网,导致学习注意力的转移,家长很难有什么好办法去纠偏的。曾看到一条新闻,“重庆铁路中学校长黄兴力收到一条学生家长发来的短信,他表示愿意花40万元将全校学生的智能手机全都换成非智能手机”,这反映了现在一些父母的心声和无奈,也表明了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问题已是家长的痛点。我以为,初高中学生智能手机买还是不买,父母完全没有必要为此患得患失。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有管控力、孩子有一定的自律力,能合理使用,不是不可以买;如果孩子缺少自律力,容易着迷上瘾,使心不能集中在学习上,自己管起来又可能很困难,则坚决不给他买智能手机。买与不买,不要过多受别人怎么样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三、孩子成人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对孩子,家长应该担负起监护责任,要采用管疏结合的方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什么情况说什么话,买与不买的关健在于是否能够做到恰当使用。既不能简单地说不,也不要无条件的放任,该教育的要教育,该严格管住的要管住,尽可能为他们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作者:姚九思,buds创始人,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达沃斯论坛全球杰出青年,毕业于美国常青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公众号:buds2016、新浪微博:姚九思、媒体合作:budsdesig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