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这玩意儿其实挺常见的,简单说就是原产地交货,买卖东西的时候用的术语,意思是卖家在约定的时间地点把货准备好,买家自己去拿,之后的费用和风险都归买家。后面还得加上具体地点,比如Ex Factory(工厂交货)、Ex Mine(矿场交货)这种。
还有个是Linux里的命令,叫ex,是个文本编辑器,算是vi的前身或者底层版本,可以用来编辑文件。它支持多文件操作,按你给的顺序一个个处理。启动的时候还能带参数,比如-c执行某个命令,-R设成只读,-s静默模式不提示,-v直接进vi界面,挺方便的。
用ex的时候它会根据终端类型自动适配,靠的是terminfo数据库和TERM环境变量。默认操作都是对当前行进行的,想改别的地方得先学会怎么定位行。
常用参数有:
- -c:编辑前先执行一条命令
- -l:写LISP代码时自动缩进,括号啥的当普通字符处理
- -R:只读模式,防止误改
- -s:静默运行,出错了也不报错(慎用)
- -t Tag:跳到指定标签位置,前提是你之前用ctags生成过索引
- -w Number:设置窗口大小
- -v:直接进vi全屏模式,功能更多
- -V:详细输出模式,能看到更多过程信息
- -r:崩溃后恢复文件,没指定文件就列出所有可恢复的
还有个+号,可以在打开时直接跳到某行或执行命令,默认是跳到文件末尾。
相关的文件路径有:/usr/lbin/exrecover(恢复用)、/usr/lbin/expreserve(保存用),还有两个启动配置文件,一个是用户家目录下的~/.exrc,另一个是当前目录的.exrc。
总之ex是个老但实用的工具,虽然现在大家都用vim或者图形编辑器了,不过了解下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有些服务器环境只有命令行。
还有个是Linux里的命令,叫ex,是个文本编辑器,算是vi的前身或者底层版本,可以用来编辑文件。它支持多文件操作,按你给的顺序一个个处理。启动的时候还能带参数,比如-c执行某个命令,-R设成只读,-s静默模式不提示,-v直接进vi界面,挺方便的。
用ex的时候它会根据终端类型自动适配,靠的是terminfo数据库和TERM环境变量。默认操作都是对当前行进行的,想改别的地方得先学会怎么定位行。
常用参数有:
- -c:编辑前先执行一条命令
- -l:写LISP代码时自动缩进,括号啥的当普通字符处理
- -R:只读模式,防止误改
- -s:静默运行,出错了也不报错(慎用)
- -t Tag:跳到指定标签位置,前提是你之前用ctags生成过索引
- -w Number:设置窗口大小
- -v:直接进vi全屏模式,功能更多
- -V:详细输出模式,能看到更多过程信息
- -r:崩溃后恢复文件,没指定文件就列出所有可恢复的
还有个+号,可以在打开时直接跳到某行或执行命令,默认是跳到文件末尾。
相关的文件路径有:/usr/lbin/exrecover(恢复用)、/usr/lbin/expreserve(保存用),还有两个启动配置文件,一个是用户家目录下的~/.exrc,另一个是当前目录的.exrc。
总之ex是个老但实用的工具,虽然现在大家都用vim或者图形编辑器了,不过了解下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有些服务器环境只有命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