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3年的幼教工作者,家长工作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一个部分.要怎样才能做好家长工作,首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情况和他们智力发展,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其次就是让家长相信老师的能力,让她放心将宝宝放到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再次了解家长的教育办法,以便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其实这都是作为老师做基本的常识,最重要的是老师要与家长交朋友,"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幼儿需要老师的肯定才能建立自信,家长工作亦如此。我把每一位家长当成是自己的朋友,本着我的原则用心去和他们真诚交流宝宝在幼儿园里发生任何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教育好孩子,这才是关键所在.因为只有通过孩子每天点点滴滴的成长才能看到老师劳动成果.
我爱我的孩子们,但不会放纵,该爱的时候爱,该严的时候严,我也常与家长聊幼儿期挫折教育。如:如在上课时请比较沉默的幼儿回答问题,结果她其实除了孩子的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大伯,婶婶等等许多的亲戚,他们有可能成为你的家长.大家都知道,爷爷奶奶都于非常腻爱自己的宝宝,把宝宝带得非常的娇气,孩子在老人家的面前也会表现很反常.针对于这些老年家长,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当他们对于你的工作不满意时,那你该怎么办呢?老年人比较喜欢听好话,先给他们说说孩子表现好的方面,好好来夸一番,然后再提示一下表现不足的方面,希望您的宝宝也能够把这个不足的地方慢慢来改正,让我们一起来监督咯!另外也要靠爸爸妈妈及时与爷爷奶奶反映幼儿的情况以及老师的工作,让他们也能够信任我们.这样我们的家长工作又更上一层楼了! 家长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面对这一点,我们应该在幼儿入园的第一次新生家访中和家长讲清楚幼儿不同年龄段的接受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身体体质等方面的问题,让家长心里有一个底,这样对于以后开展工作也是一个帮助.家长提出来的问题要针对性的采取具体方案来解决.人无完人,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总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对于老师自身都不能回答的问题一定要如实相告,千万不可大话连篇.因为只有基本的诚信才能信服于人. 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情况不同,所以接受能力也会不一样 当家长面对孩子的学习时,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跟不上进度,这个时候老师要提醒家长孩子的学习是需要一个过程,在幼儿园老师会经常复习,在家里也需要家长全力配合,回家后培养幼儿做作业的好习.刚开始的学习是很难接受,但只要通过常时间的练习,当他完全适应了学习环境时,那么也是孩子改变与进步的时候.孩子回家后不肯表演节目怎么办?老师在幼儿园教育幼儿要大胆,自信的表演节目,但在幼儿园孩子面对的都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人,所以他能够自信的表演,可是在家里没有了这种氛围,而且家长在家里也没有意识培养这方面.当临时要孩子表演才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家长当知道这个现象时就要采取行动.在家里,客人就是孩子表演节目的动力,只要您鼓励孩子大胆的表演,那么通过多次机会的表现之后他的胆量更大了,也会更加自信大方. 孩子在生活中成长,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同时也会有一些让人担心的小缺点。当老师解决了这个缺点,另一个缺点又冒出来时,家长还是会特别紧张。这个时候家长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老师。老师就变成“倾听者”和“教育者”。所以老师是家长坚强的后盾,只有家长和老师配合,发现问题马上讨论,一起解决,这样才能培养好孩子。我相信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主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