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说的其实挺对的,我来简单唠两句。标准偏差分两种:样本和总体。样本用的是s,总体用的是σ。区别在哪?一个是你抽样算的,一个是全部数据都算进去。
比如那四个数:200、50、100、200,先算平均值:(200+50+100+200)/4 = 137.5。然后每个数减平均值,平方一下,加起来再除以n-1(这里是4-1=3),最后开根号,就是样本标准差。算完是75,没错。
书上写的贝塞尔公式就是这么来的——差方和除以n-1再开方,这是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要是你求的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就得再除个√n,那就变成差方和除以n(n-1)再开方了。这在不确定度里叫示值重复性的标准不确定度,挺常用的。
总结一下:
- 样本标准偏差:除n-1,放大一点,更接近真实波动。
- 总体标准偏差:直接除n,因为你是拿全量数据在算。
计算步骤也简单:
样本的话:
1. 每个数减均值;
2. 差值平方后加总;
3. 除以n-1;
4. 开根号搞定。
总体?
前三步一样,第三步改成除以n就行。
所以别搞混了,样本是为了估计总体,得修正一下,不能直接除n。这也是为啥实验数据常用样本偏差的原因。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不赘述了,懂的都懂~
比如那四个数:200、50、100、200,先算平均值:(200+50+100+200)/4 = 137.5。然后每个数减平均值,平方一下,加起来再除以n-1(这里是4-1=3),最后开根号,就是样本标准差。算完是75,没错。
书上写的贝塞尔公式就是这么来的——差方和除以n-1再开方,这是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要是你求的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就得再除个√n,那就变成差方和除以n(n-1)再开方了。这在不确定度里叫示值重复性的标准不确定度,挺常用的。
总结一下:
- 样本标准偏差:除n-1,放大一点,更接近真实波动。
- 总体标准偏差:直接除n,因为你是拿全量数据在算。
计算步骤也简单:
样本的话:
1. 每个数减均值;
2. 差值平方后加总;
3. 除以n-1;
4. 开根号搞定。
总体?
前三步一样,第三步改成除以n就行。
所以别搞混了,样本是为了估计总体,得修正一下,不能直接除n。这也是为啥实验数据常用样本偏差的原因。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不赘述了,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