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评论:乘联会称特斯拉涨价是很好的信号,有利于改善消费观望心态。
乘用车行业已经脱离了原来的高利润行业,3月汽车产销虽然恢复,但3月汽车销量利润率也仅有4.7%,部分车企“吐血卖车”压力太大。尤其是国六B标准即将实施,对车企生产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减产降库存的结果带来的是盈利较大损失。所以此次特斯拉涨价是很好的信号,体现车企对经营质量的关注,有利于改善消费观望心态;让消费者走出过度期望降价的预期,恢复正常的购车节奏。
作为汽车行业分析师近期相当迷茫,因为有很多看不懂的资讯。
首先,任何行业的无序价格战都会带来消费观望心态,这点是没有错的;因为现在能降价、以后就还能降价,消费者在没有刚需的阶段里面对降价的商品总会有足够的耐心,直到停止降价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后才会去购买。所以乘联会的观点并不是错,但是这仅仅是针对无序价格战的评论,特斯拉没有掀起无序价格战;真正乱搞价格战的是鄂系二汽,这不用隐晦,互联网是有记忆的,3月似乎就在昨天。
通过财政补贴且只针对地方车企补助的方式是典型的破坏市场与行业竞争规律,高额的补贴才是造成消费观望心态的根本原因;所以想要让消费者不再观望也很简单,对这种错误的做法进行纠正即可。好在已经及时叫停,此时行业已经回到良性竞争阶段,此时的车辆价格波动是正常的商业行为,降价也不应该指责。
其次,特斯拉的涨价真的是很好的信号吗?
也许不然,企业调整商品的价格是基于品牌力、产品力和市场动态的动态调整,以企业的视角来分析特斯拉,其不会将行业与市场调控以及改善消费观望心态为己任的;特斯拉的涨价由诸多的因素推动,比如销量回升和新老款迭代。现在的Model 3/Y/S/X都在换代的关键节点,可是之前的降价已经影响到了产品与品牌定位,削弱了品牌力;而新款的产品力又有所提升,所以现阶段有必要缓慢上涨价格以为新款的“闪亮登场”打基础,这并不值得大书特书,否则就像是广告了。
汽车合理的调价只会激活市场活力,降价也有基础,比如制造成本的下降;电动汽车制造成本最高的总成是动力电池包,电池包的核心是里面的电芯、也就是没有完全封装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是碳酸锂,碳酸锂的价格自最高点到目前已经下降了几乎70%,此时的电动汽车有整体下调售价的客观理由。那么这时候涨价反而是显得不合规律,特斯拉逆势涨价怕是只会让消费观望心态加剧。
谁说汽车行业必须是暴利行业?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我们需要的是物美价廉的汽车;只要汽车的动力足够强、续航足够长、配置足够多、设计够精美,便宜些显然更好。至于未来还有可能降价又如何,看似购买的汽车的价值有所缩减,可是未来购车的预算也可以降低,整体算下来的话,未来换车的代价还是相当的,所以只要价格能一直走低就好啊。
所以只有汽车行业不再是暴利行业才能让人们更有购车的愿景,也许这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最朴素的道理吧。
国六B标准的即将实施不应该是一些车企的压力,而应该是动力!因为汽车排放标准的升级需要的是发动机和排气系统技术的同步升级,车企应当加速技术研发投入,这样既能实现产品升级又能改善品牌形象。
反之,不具备技术提升能力的车企,留它何用?
绝大多数车企都已经实现了技术升级,有些车企甚至提前三年就实现了跳过国六A、一步跨越到国六B标准!所以这就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能研发出符合标准的车辆才是真正搞研发的车企,也才能推动行业技术发展与进步;研发不出符合标准车辆的车企,其对于行业发展与进步只能起到拖后腿的作用。此时应当按照正常规律让优质车企涛涛掉劣质车企,不应该通过补贴或拖慢整体节奏的方式来妥协这些车企,否则不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了吗?这对真正搞研发的企业是不公平的。
所以没有客观理由,特斯拉的涨价没有代表性,汽车便宜一些总没有错;与其在目前划定的市场用户范围内思考如何通过换车来提振销量,不如尝试扩大市场范围、让更多预算没有那么高的人来买车。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