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C就是供电电压,GND是接地。
P0口是8位漏极开路双向IO口,每个脚最多能吸收8个TTL门的电流。当P0口第一次写1的时候,它会被设成高阻输入状态。P0口可以用来连接外部程序或数据存储器,还能当数据/地址总线的第八位用。在FLASH编程的时候,P0口是数据输入口,校验时P0会输出数据,这时候P0口外面必须接上拉电阻拉高。
P1口是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能输出4个TTL门电流。P1口写入1之后,会被内部上拉成高电平,可以当输入用。如果外部把P1口拉低,它会输出电流,这就是内部上拉的作用。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用来接收第八位地址。
P2口也是带内部上拉的8位双向IO口,输出能力也是4个TTL门电流。写1时,P2口被内部上拉成高电平,可作为输入。当P2口作为输入被外部拉低时,会输出电流。当连接外部程序存储器或使用16位地址的数据存储器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访问外部八位地址的数据存储器时,P2口会输出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负责接收高八位地址和控制信号。
P3口是8个带内部上拉的双向IO口,也能输出4个TTL门电流。写1之后,P3口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可用作输入。如果外部把某个P3引脚拉低,它也会输出电流。P3口是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具体功能如下:
- P3.0:RXD(串口接收)
- P3.1:TXD(串口发送)
- P3.2:/INT0(外部中断0)
- P3.3:/INT1(外部中断1)
- P3.4:T0(定时器0外部输入)
- P3.5: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 P3.6:/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 P3.7:/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RST是复位输入,当单片机需要复位的时候,RST脚要保持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
ALE/PROG这个脚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输出一个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用来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这个脚用来输入编程脉冲。平时,ALE脚会以固定频率输出正脉冲信号,频率是振荡器频率的六分之一,可以用来做外部时钟或者定时用。
P0口是8位漏极开路双向IO口,每个脚最多能吸收8个TTL门的电流。当P0口第一次写1的时候,它会被设成高阻输入状态。P0口可以用来连接外部程序或数据存储器,还能当数据/地址总线的第八位用。在FLASH编程的时候,P0口是数据输入口,校验时P0会输出数据,这时候P0口外面必须接上拉电阻拉高。
P1口是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能输出4个TTL门电流。P1口写入1之后,会被内部上拉成高电平,可以当输入用。如果外部把P1口拉低,它会输出电流,这就是内部上拉的作用。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用来接收第八位地址。
P2口也是带内部上拉的8位双向IO口,输出能力也是4个TTL门电流。写1时,P2口被内部上拉成高电平,可作为输入。当P2口作为输入被外部拉低时,会输出电流。当连接外部程序存储器或使用16位地址的数据存储器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访问外部八位地址的数据存储器时,P2口会输出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负责接收高八位地址和控制信号。
P3口是8个带内部上拉的双向IO口,也能输出4个TTL门电流。写1之后,P3口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可用作输入。如果外部把某个P3引脚拉低,它也会输出电流。P3口是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具体功能如下:
- P3.0:RXD(串口接收)
- P3.1:TXD(串口发送)
- P3.2:/INT0(外部中断0)
- P3.3:/INT1(外部中断1)
- P3.4:T0(定时器0外部输入)
- P3.5: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 P3.6:/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 P3.7:/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RST是复位输入,当单片机需要复位的时候,RST脚要保持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
ALE/PROG这个脚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输出一个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用来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这个脚用来输入编程脉冲。平时,ALE脚会以固定频率输出正脉冲信号,频率是振荡器频率的六分之一,可以用来做外部时钟或者定时用。